从词汇、辞典和早期图书看计算机发展
公众号《计算机六十年》 第123篇文章
早期的双语计算机类词汇、辞典,主要有这几种:《俄汉计算技术词汇》、《英汉计算技术词汇》、《英汉计算技术辞典》、《英汉计算机辞典》、《英汉计算机辞典续编》、《英汉计算机辞典》(修订版)。早先依靠手工编纂辞典,还是剪刀加浆糊的编辑“工程”。
计算机发展汹涌澎湃,编纂者前仆后继,不过想要让书名不致重复倒成难题。1960 年4 月,第一册计算机专业双语词汇《俄汉计算技术词汇》由科学出版社出版,含6500 条词汇,其中计算机3500 条,计算数学3000 条,程序设计和机器翻译词汇是初次编订,经范新弼、冯康、蒋士騛、黄玉珩等审查定稿,印数15500 册,定价0.52 元。
《俄汉计算技术词汇》,主编于桂芝收藏的赠阅本。
中苏关系破裂了,大量俄文资料还要使用,俄汉字典仍是出版重点。《词汇》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编订,并加上了“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”,以示标准化和权威性。前言说明“本词汇系由计算所张伟、杨尔肃、石芸生、陆业才、耿立大、于桂芝等同志编订”,担任主编(当时叫组长)的是于桂芝,前言由她执笔,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队列最后。这是一个尊重知识和尊重劳动的时期,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要突出集体,让个人隐身,各种著作就不列举个人名字了。直到80年代,才慢慢地将参与工作的个人一一列出。
前三册计算机外语词汇,当年科技人员的阅读“助手”
吴仲贤先生
1963 年2 月,中科院计算所吴仲贤主编的《英汉计算技术词汇》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,中科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主管,由徐献瑜审定,4000 个词汇,印刷11300 册,定价0.32 元;1966年7 月的第二版,增加到6000 个词汇,一个月内至少第4 次印刷,印数达到25400 册,定价0.65 元。
这是一册英文《词汇》,辞条不多,功不可没。还邀请上海计算所(华东计算所)、复旦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北大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教研室审查,1000 条新词由北大徐献瑜教授审查定稿,略去了当时31岁的主编名字。
1978 年8 月,《英汉计算技术辞典》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,第一版印数51000 册,定价3.15 元,收编了计算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名词和术语6000 多条,均有中文译名和解释。
“文革”之后,科技工作重上桌面,冷落多年的出版工作急起直追,许多老先生们被邀出山,可这本“计算技术辞典”的前言依旧绝不透露“编写组”的成员身份。直到五年之后的另一部“计算机辞典”出版,其前言悄然提及前一种《英汉计算技术辞典》是由原电子部第十研究院组织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、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参加编撰。
1984 年3 月,《英汉计算机辞典》出版,“计算技术”变身为“计算机”。这部《辞典》堂而皇之公布,它的编辑单位是“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”,编辑委员会主编夏培肃、副主编许孔时、吴仲贤、梁吟藻、程虎,编委45 人,于桂芝等44 人撰写、审校和编辑,责任编辑李洛童。该书仍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,第一版印刷8 万册,定价7.4 元。1984 年12 月一版二次印刷累计22 万册。
1993 年2 月,《英汉计算机辞典》续编,主编张世龙。1998 年□月,《英汉计算机辞典》修订,主编张修,第二版当月印刷10 次,印数累计264000 册,定价88元。
早期计算机图书一览
早期的计算机类图书,几乎都在科学出版社出版,能查询到的最早的出版日期是1958 年2 月,书是译自A. D.Booth 的《快速电子计算机》,原著1953 年5 月在英国出版,本书译自1955 年11 月的第二版,译者是北京大学的吴允曾、胡祖炽、张世龙和林建祥,印刷了5582 册。
1958年,许孔时编译《算法语言文集》
1958 年,还有二册苏联的计算机图书翻译出版,一册是基多夫1956 年的著作《电子数字计算机》,该书序言中提到,苏联国民经济的第六个五年计划,规定了广泛发展数学机器制造业。此书由于桂芝、张伟等翻译,261 页,1958 年10 月出版,到11 月就印刷了三次,总印数达7993 册。
另一册《程序设计基础》,是斯梅格列夫斯基在中国讲学的讲稿,207 页,由中科院计算所编印,徐献瑜和曲佩兰承担全书校对,1958 年12 月第一版,第一次印刷,此后3年6次印刷总数达20715 册。当时科技人员和大学生总量达百万人,书籍投放量已属畅销。
叶尔晓夫1958 年的著作《快速电子计算机编制程序的程序》由耿立大翻译,1959 年8 月出版,136 页,第一版印刷9000册。当时的专业术语还在形成中,所以书名很有些绕口。
1963 年12 月,中国人自己编写的《实用程序设计》问世,它以104 计算机为背景介绍程序设计方法、数据处理和检查以及上机组织,由计算所张绮霞、朱淑霞和曹东启编写,印刷4000册,1965 年11 月第二次印刷1350 册。
1964 年《磁芯存储器》一书,黄玉珩编著,科学出版社出版,印刷4000 册,精装、平装各半,定价分别为2.1 元和1.6 元。
当年计算机图书的出版特点,一是出版及时;二是出版数量大,印数不断追加;三是从翻译苏联图书到自主编写。三年困难时期,只能使用偏黑的劣质纸印刷。计算机辞典和图书的发行体现了学科的深度、广度和行业影响力,图书出版和重印的时间、数量也是计算机事业的一个标尺,各个版本集聚一堂,盛况空前。编辑出版和技术情报业务记载的历史也是计算机创业先驱们的骄傲。
早期几册发行量居高,作用也十分重要的图书:
基多夫著.于桂芝,张伟译.电子数字计算机[M].科学出版社,1958.
斯梅格列夫斯基.程序设计基础[M].科学出版社,1958.
叶尔晓夫.快速电子计算机编制程序的程序[M].科学出版社,1959.
张绮霞、朱淑霞、曹东启.实用程序设计[M].科学出版社,1963.
计算机史的中文专著罕见,笔者收藏到四种:
1974 年苏联出版的《计算机发展史》,1984 年11 月张修译;1985 年12 月陈厚云、王行刚等编著的《计算机发展简史》,两书总印数不到2.5 万册,编译人员都是计算机知名专家。
据为《计算机发展简史》(科学版)作序的吴允曾说,此书是中国科学院领导建议编写的,数学所袁向东、李文林,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杂志社金观涛、刘青峰,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杜石然,清华大学魏宏森、林尧瑞也参与了部分章节的执笔,并自1979 年起,陆续在《自然辩证法通讯》连载,前后历时四年。
80年代,科学院领导关注国外计算机发展经历,连续出版两册简史图书。
《福布斯电脑革命史》,1998 年杰弗里·杨著,1999 年尹灿等译出,印数1万册。第四册是《计算机发展简史》,2013 年4 月,王昊鹏主编,讲述了自古以来国内外的关于计算机的人物、技术和事件,印数1000 册。
① 阿波京. 计算机发展史. 张修译[M]. 上海:科学技术出版社,1984.
② 陈厚云、王行刚等编著. 计算机发展简史[M]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1985.
还有一种名著是《计算机技术发展史》,胡守仁教授在2004 年和2006 年先后著述,第一册叙述20 世纪50 年代以前的计算工具和计算机器,如电子管计算机、存储程序思想的提出及实现;第二册叙述20世纪60 年代至80 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,还有计算机网络,以及为此做出贡献的人们。
吴仲贤先生简历:
吴仲贤,副研究员,1932年6月28日生于贵州平越(现福泉)水源乡,1950年考入贵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,12月参加军事干部学校,在贵州军区,西南军区和中央军委外国语文学校学习英语多年,1958年转业到中科院计算所,曾主编计算机辞书《英汉计算技术词汇》,历年主编、副主编、主审的计算机辞书20余种,约3500万字,2013年9月27日去世。